中藥細胞級微粉碎技術加工的中藥微粉,經對臨床傳統中藥煎煮法,中藥提取裝置提取法,與中藥微粉技術的加工中藥,三者通過臨床應用對比,微粉中藥的療效、成本、方便病人諸多方面,均優于傳統中藥煎煮法和中藥提取裝置提取法,為中藥臨床應用的創新帶來了光明。
關鍵詞:中藥微粉 臨床應用 療效觀察
中藥的劑型改革是中醫藥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中醫藥是中國醫學的特色所在,經傳統的“懸壺濟世”的行醫服藥方式已跟不上時代的要求。傳統的“一鍋鍋,一壺壺”的煎藥方式,“三天一就診、兩天一更方”的辯證診療,與現代科學的要求相距甚遠,使中醫藥學始終在“前科學”的門前徘徊,難以登上科學的殿堂。
中醫藥要發展,應和科技時代的發展同步,應當尊重客觀規律。本著“按部定證、據證定性、依性定方、以方定名”的原則,探索一條在治療上“定證、定方、定療程、定制劑”的道路,才能將中醫藥哲學理論落實到客觀科學的人體辯證中。按“四定”原則確定理法方藥體系,使其具有可重復性,真正使中醫藥實現客觀、規范、量化。
中醫全自動脈象診療儀的研制完成,其內涵是選用中醫“三部六病學說”的理法方藥體系為模本,具有“一證一方”、“一脈一方”、“一病一方”的診療特點,非此證不能用此方,非此方不能治此證,對脈、證、病、藥、方均有嚴格的規范量化要求,這對中醫藥的科學探索開拓了一條有益的思路,伴隨著脈象診療儀的研制過程,對臨床中醫方藥的探索一直在繼續,先后經歷了三個階段。
一、傳統中藥煎煮提取法:為適應門診患者的需要,我們首先在解放軍第二八二醫院采用砂鍋煎煮法,一日一劑,頭煎30分、二煎60分,去渣,兩次藥汁相合,取500毫升,裝瓶、封蓋、消毒,以備臨床應用,于1993年12月至1995年3月分別在解放軍總總醫院、廣安門中醫院等五家醫院在中醫脈象診療儀試運行期間,共診治1009名患者,對其289名患者的療效進行了跟蹤隨訪,其療效統計如下:
表1
單 位 |
總 數 |
治 愈 |
顯 效 |
有 效 |
無 效 |
總有效率 |
北京軍區總醫院 |
58 |
11 |
35 |
10 |
2 |
97.6% |
空軍總醫院 |
86 |
19 |
58 |
7 |
2 |
98.1% |
海軍總醫院 |
39 |
14 |
20 |
3 |
2 |
95% |
解放軍總醫院 |
76 |
21 |
34 |
19 |
2 |
97% |
廣安門中醫院 |
30 |
1 |
17 |
10 |
2 |
93.3% |
總 計 |
289 |
66 |
164 |
49 |
10 |
96.5% |
百 分 比 |
|
22.8% |
56.7% |
17% |
3.5% |
96.5% |
二、中藥煎藥裝置提取法:1998年10月至2000年12月中醫全自動脈象診療儀在北京軍區總醫院門診部使用期間,開始由北京可爾制藥廠供應臨床中藥制劑,應用中藥煎藥裝置提取中藥。按標準中藥付數,確定中藥重量與加水量,確定煎煮時間與提取量,提取藥液后,按要求濃縮,然后將一劑藥分裝三支120毫升的特制塑料瓶中,封蓋。鈷60照射消毒,檢測合格后用到臨床。煎藥裝置的提取中藥,使臨床中藥的應用趨于標準量化,為科學觀察療效帶來肯定性,通過門診對254例的療效觀察,其療效如表所示:
表2
單位 |
總 數 |
治 愈 |
顯 效 |
有 效 |
無 效 |
總有效率 |
北京軍區總醫院 |
254 |
71 |
133 |
42 |
8 |
97% |
百 分 比 |
97% |
28% |
52% |
17% |
3% |
|
三、龍微微粉技術:中藥的微粉化一直是我們探求的一個目標,濟南龍微超微粉碎機的問世,根據其公司的相關科技資料結合我們多年探索的基礎認識,以中藥全自動脈象診療儀的診療處方作為標準,選取北京同仁堂中藥材,由龍微超微粉碎機將中藥全方微粉化,然后在門診選取服藥自愿者,進行一期臨床治療觀察,將一劑微粉中藥平均分為10等份,每份作為一日的用量,分為3等份,放置杯中,溫開水沖服,其余各種醫囑和傳統中藥服用要求相同,通過一年來的選擇應用,到2002年5月為止,共選擇了39例病員,病性涉及4個科系,病種9種(高血壓、冠心病、肺炎、風濕性關節炎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胃炎、胃潰瘍、膽石癥、慢性肝炎)其年齡在24—26歲之間,療程1—3個月不等。其療效觀察如下:
表3
單位 |
總 數 |
治 愈 |
顯 效 |
有 效 |
無 效 |
總有效率 |
北京軍區總醫院 |
39 |
21 |
16 |
2 |
|
100% |
百 分 比 |
100% |
54% |
40% |
6% |
|
|
討論
一、中藥微粉技術對中醫臨床的應用系中藥臨床應用的一場革命,將發生質的變化,它給中醫藥的科學推動具有重要的價值,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可觀的。
二、中藥微粉技術發展,對開展“綠色中藥”開發地道藥材,保持環境,節省藥材資源,減輕運輸壓力,方便患者服用,降低成本,減輕病員的經濟負擔,推動健康保健事業的發展,具有重要意義。
三、中藥微粉技術是一個中藥科技發展的可喜苗頭,其微粉后的藥效釋出,藥性變化,其綜合化學反應,中藥治療疾病譜的變化,都應做出基本的直至精確的化驗分析,對傳統中藥處方進行劑量的調整具有可依性。
四、中藥微粉技術在北京軍區總醫院門診部的應用,其展示的療效是可喜的,但其病例選擇較少,普遍性不強,應對多科系、多病種進行擴展性試用研究,為今后該項中藥科研探索提供更廣泛的數據基礎。
您好,歡迎蒞臨龍微粉體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